整理舊物,發現以前從里港拿回的古相冊,應該是
在祖父去世後,偶然看到拿回的,其中還有一本古
記帳冊。但一直沒有整理,也沒有翻,現在大概年
紀大了,開始對歷史有點興趣,加上近年去了日本
幾次自助旅行後,對日本開始有興趣,所以在最近
將相冊掃瞄存檔,順便查一些資料。
相冊的日期顯示,這是昭和13年(1938)3月26日出發,
4月16日歸臺期間到日本旅遊的照片,
在當時應該是所費不貲的吧。
在祖父去世後,偶然看到拿回的,其中還有一本古
記帳冊。但一直沒有整理,也沒有翻,現在大概年
紀大了,開始對歷史有點興趣,加上近年去了日本
幾次自助旅行後,對日本開始有興趣,所以在最近
將相冊掃瞄存檔,順便查一些資料。
相冊的日期顯示,這是昭和13年(1938)3月26日出發,
4月16日歸臺期間到日本旅遊的照片,
在當時應該是所費不貲的吧。
相冊最前面有旅行團名單。
當年沒有個資法,資料很詳細。團員共38人,沒有全部列出。
富士丸船中,里港去的人有藍家(當時是望族)的
藍登興及其餘共3人,其他的團員包含高雄、
屏東、潮州…等地。藍氏在當時藍高川
(1892-1940)時達到頂峰,曾獲日本紳章,
為里港首富並與當時台灣五大家族來往
(日治時期,由北至南分別為基隆顏家、
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
和高雄陳家),通婚(大女嫁顏家),
藍高川之另一女藍敏更是有名,留學日本後
至大陸,曾向戴笠陳情讓美國不登陸台灣
並攜發報機回台,其夫為徐永昌
(接受日本投降之將軍)之二子,
據傳孫立仁將軍曾宿藍敏屏東家,之後並
娶其侍女為妻。
藍登興及其餘共3人,其他的團員包含高雄、
屏東、潮州…等地。藍氏在當時藍高川
(1892-1940)時達到頂峰,曾獲日本紳章,
為里港首富並與當時台灣五大家族來往
(日治時期,由北至南分別為基隆顏家、
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
和高雄陳家),通婚(大女嫁顏家),
藍高川之另一女藍敏更是有名,留學日本後
至大陸,曾向戴笠陳情讓美國不登陸台灣
並攜發報機回台,其夫為徐永昌
(接受日本投降之將軍)之二子,
據傳孫立仁將軍曾宿藍敏屏東家,之後並
娶其侍女為妻。
當時1938年藍高川47歲,而船上的藍登興55歲,
是否有親戚關係? 查里港藍氏祖譜2, 藍高川
(第八代)的上輩為登字輩,但其中並無藍登興,
然而在里港雙慈宮的廟碑中,藍登興的確
列名其中,推測可能為藍家第六代媽字輩
之非正妻之子女。
是否有親戚關係? 查里港藍氏祖譜2, 藍高川
(第八代)的上輩為登字輩,但其中並無藍登興,
然而在里港雙慈宮的廟碑中,藍登興的確
列名其中,推測可能為藍家第六代媽字輩
之非正妻之子女。
張吉甫資料照片
http://nrch.culture.tw/doviewer.aspx?do=0&s=3226623&id=T156950000&proj=MOC_IMD_001
團長張吉甫,字崧生,臺灣屏東人,1898年
(清光緒二十四年)生。歷任屏東市參議會議長,
臺灣省地方自治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
臺灣省黨部執行委員,1948年當選為行憲
國民大會代表,民立廣播電臺總經理,
臺灣糖業公司董事長,二二八事件時為屏東議長,
事件發生後稱病不主持會議,由副議長葉秋木代理,
後來葉秋木在二二八事件後被處刑慘死。
台灣當時在日本大力開始推動海外旅行時期
(約在1920年開始),當時台灣鐵路系統剛剛大致
完成(1910),而在旅行活動在1930年後達到高峰1
(之後的1940後世界大戰就將這個風潮降低了)
(約在1920年開始),當時台灣鐵路系統剛剛大致
完成(1910),而在旅行活動在1930年後達到高峰1
(之後的1940後世界大戰就將這個風潮降低了)
旅行團是"高野山參拜內地觀光團",團員38人
(含旅行協會會長淺井晃洋,他還有帶親戚隨行),
由台灣基隆搭富士丸到日本神戶。由於沒有資料,
無法判定是否在台灣南部集合搭火車北上,
還是個人直接到基隆集合,考慮到當時通訊
不如現在發達,可能由協會安排集合點,
由高雄坐火車北上較可能。
(含旅行協會會長淺井晃洋,他還有帶親戚隨行),
由台灣基隆搭富士丸到日本神戶。由於沒有資料,
無法判定是否在台灣南部集合搭火車北上,
還是個人直接到基隆集合,考慮到當時通訊
不如現在發達,可能由協會安排集合點,
由高雄坐火車北上較可能。
富士丸為當時內台航線中最豪華的客貨船,排水量9138噸,
長138公尺,旅客員額為1等艙31人、2等艙165人、3等艙781人。
富士丸為近海郵船特別對內台航線旅客增加打造,
富士丸為近海郵船特別對內台航線旅客增加打造,
富士丸由日本三菱造船廠於西元1937年3月建造完成, 昭和12年(1937)
開始航運。於1943年10月27日於奄美大島附近遭魚雷擊沉。
開始航運。於1943年10月27日於奄美大島附近遭魚雷擊沉。
富士丸是日治時期的郵輪,跑基隆-神戶線,
當時的基隆港比高雄港熱鬧,(但高雄港也是
在日治時擴大的),而高雄港也有到日本的航線
: 高雄-橫濱線,由於是4月初,當時旅行團應該還有
賞櫻行程,所以推測往賞櫻名所京都附近的神戶港線搭船。
當時的基隆港比高雄港熱鬧,(但高雄港也是
在日治時擴大的),而高雄港也有到日本的航線
: 高雄-橫濱線,由於是4月初,當時旅行團應該還有
賞櫻行程,所以推測往賞櫻名所京都附近的神戶港線搭船。
第一張照片顯示當時旅行團1等艙甲板拍照,
但富士丸的1等艙只能住31人,容不下全團
,所以應該不是全部住一等艙,也有可能是只有
會長住1等艙,請他們上去拍的。
但富士丸的1等艙只能住31人,容不下全團
,所以應該不是全部住一等艙,也有可能是只有
會長住1等艙,請他們上去拍的。
78年前的照片終究退色了,很多臉也隨歲月變淡。右2為張吉甫,左1為黃昌齡。
3月29日富士丸到達神戶
由於是3月26日出發,在神戶的第一張照片是湊川神
社,日期3月29日,推算航程為4日。
社,日期3月29日,推算航程為4日。
到達日本後究竟是火車旅行還是巴士專車? 根據在京
都門前家旅館前的照片,可能是巴士專車,這樣行李
也較容易攜帶,不過巴士和現代的比起來有點小,
都門前家旅館前的照片,可能是巴士專車,這樣行李
也較容易攜帶,不過巴士和現代的比起來有點小,
可能要2,3輛才夠。
不過日本當時也在國內推廣火車旅行,也有可能是混合。
不過日本當時也在國內推廣火車旅行,也有可能是混合。
下圖是昭和時期巴士的標準型式:
隨後的行程如下:
3/29:神戶湊川神社
3/30:寶塚遊園地:在兵庫縣寶塚市。日本在萬國博覽
會後,遊樂園就接連出現,當時的
宝塚ファミリーランド為遊樂園兼動物園及各種設施
,裡面曾經有溫泉、大劇場,但所有設施
已經在2003年關閉。
會後,遊樂園就接連出現,當時的
宝塚ファミリーランド為遊樂園兼動物園及各種設施
,裡面曾經有溫泉、大劇場,但所有設施
已經在2003年關閉。
下圖為昭和時期的寶塚(來源:網路)
3/31:佳吉神社:比較有名的在福岡,但應該不可能
在這一天到達,不是日期誤植,不然就是名字錯
了或已經改名、甚至已經損毀。附近較有名的是
大阪的住吉大社。依照行程比較可能
在大阪。
在這一天到達,不是日期誤植,不然就是名字錯
了或已經改名、甚至已經損毀。附近較有名的是
大阪的住吉大社。依照行程比較可能
在大阪。
4/1:高野山(和歌山附近):這是這次參拜團的目的地,
現在去日本旅行的,應該很少去這裡吧,
但高野山其實是世界遺產,照片中的是
金剛峰寺的根本大塔。
現在去日本旅行的,應該很少去這裡吧,
但高野山其實是世界遺產,照片中的是
金剛峰寺的根本大塔。
下面圖中為現代的旅遊地圖
壇上伽藍

尺以上的寺廟守護神,以其深具
威嚴的面貌向下傲視。
而壇上伽藍則藉由50公尺的巨大
高塔,以三次元手法描繪出空海
心中之真言宗的深遠世界。
參觀時間:30分鐘 參觀費:
200日圓
https://goo.gl/maps/4XqPC8HPwBU2
4/2:奈良若草山及五重塔,
黑白照片比較看不出櫻花的顏色,不過可以看出當時
4月初一樣是櫻花季,而鹿也是在78年前
就是重點了。
4月初一樣是櫻花季,而鹿也是在78年前
就是重點了。
旅行團之後的行程往北,由名古屋,伊勢、東京到
日光東照宮,但東京只看到去過靖國神社,
較不具代表性,應該還有到別的地方才是。
日光東照宮,但東京只看到去過靖國神社,
較不具代表性,應該還有到別的地方才是。
4/3:名古屋城, 伊勢神宮
4/5:靖國神社(東京)
4/6:日光東照宮
日光東照宮
日光市是一個集山嶽,湖沼,瀑布等自然風景為一體的國際
觀光文化都市,位於本州中部栃木縣西部女峰山
麓州,距離東京128公里。日光的東照宮與輪王寺、二荒山
神社並稱為「二社一寺」,此外中禪寺湖也是必
去的景點。東照宮是戰國梟雄、江戶幕府締造者——
德川家康的神社及寺院,直至今日仍四處彰顯著往日
極盡奢華的風貌。在這個日本僅有的國寶級神社,
《外灘畫報》記者看到了日本江戶時期最精緻的木工
雕刻藝術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在一個馬廄里,雕刻著
3個用爪子捂著眼、耳、嘴的猴子。這取自論語
「君子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荷蘭女王
貝麗婭斯特訪問日本參觀時,見馬廄是空的,
特地贈送一匹荷蘭馬。
觀光文化都市,位於本州中部栃木縣西部女峰山
麓州,距離東京128公里。日光的東照宮與輪王寺、二荒山
神社並稱為「二社一寺」,此外中禪寺湖也是必
去的景點。東照宮是戰國梟雄、江戶幕府締造者——
德川家康的神社及寺院,直至今日仍四處彰顯著往日
極盡奢華的風貌。在這個日本僅有的國寶級神社,
《外灘畫報》記者看到了日本江戶時期最精緻的木工
雕刻藝術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在一個馬廄里,雕刻著
3個用爪子捂著眼、耳、嘴的猴子。這取自論語
「君子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荷蘭女王
貝麗婭斯特訪問日本參觀時,見馬廄是空的,
特地贈送一匹荷蘭馬。
中禪寺湖(日文:中禅寺湖),是日本栃木縣日光
國立公園內的一個湖泊,大約於20,000年前
因男體山(男体山)升起而形成。
國立公園內的一個湖泊,大約於20,000年前
因男體山(男体山)升起而形成。
中禪寺湖面積11.62平方公里,周長25公里,海拔
1,269公尺,湖深163公尺。湯川是最主要的
湖水來源,對外則通過華嚴瀑布(華厳滝)而流至
大谷川(鬼怒川的支流)。中禪寺湖為
日本代表性的高山湖,是日光國立公園內規模最大
的湖泊,由男體山噴出的熔谷造成,
湖水清澈。
1,269公尺,湖深163公尺。湯川是最主要的
湖水來源,對外則通過華嚴瀑布(華厳滝)而流至
大谷川(鬼怒川的支流)。中禪寺湖為
日本代表性的高山湖,是日光國立公園內規模最大
的湖泊,由男體山噴出的熔谷造成,
湖水清澈。
中禪寺湖和日月潭大小差不多,也是山區湖,台灣
去的人不多,現在大多數人會去關西的琵琶湖。
去的人不多,現在大多數人會去關西的琵琶湖。
下面這張照片夾在中禪寺湖附近,沒有註解,但我覺得
這就是日月潭,難道中禪寺湖也有原住民?
這就是日月潭,難道中禪寺湖也有原住民?
從服飾看應該是日後回台在日月潭拍的?
4/10:京都門前家旅館, 嵐山, 清水寺, 平安神宮
回到京都後就是傳統的京都旅遊,去的景點和現在
的很像。
的很像。
拍照地點應該在中之島葛野大堰遠眺龜山,樹木今已不在, 旁邊的大堰還在, 當時的保津溪水
大概較淺, 還有人下去涉水, 對面的民房也只有少許的改建。
下圖是目前google地圖的實景(2017年)
門前家旅館,眾人合照,後方應該是旅行搭的隨團巴士。
出了京都後,開始往南,經過嚴島神社,最後到
九州。
將78年前的照片與現在google 圖比較,後面的樹丘
依然一模一樣。照片中的鳥居的位置好像有變化,
不知是不是視角的錯覺。
依然一模一樣。照片中的鳥居的位置好像有變化,
不知是不是視角的錯覺。
這座大佛其實很有特色,但目前在旅遊地圖上沒有
看到,查到了一個在1989年拆除,原來為24米高
的大佛。
(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88%A5%E5%BA%9C%E5%A4%A7%E4%BB%8F,
http://chindera.com/beppudaibtu.html )。
這尊大佛的建造及解體其實富有故事性,大佛在1928年3月28日完成,
由當地一位實業家岡本榮三郎所創建,並且是一個混合了可能達數萬人骨灰
及頭髮的混凝土骨佛。當時與昭和2年完工的愛知縣聚樂園大佛(18.8米高)
著稱。大佛下面的蓮花座有3層樓, 第一層有三尊佛、聖德太子及各宗派開祖像,
大廳面積達80榻榻米,第二層有33觀音像, 第三層則有不動明王、藥師如來、
大日如來等像。
但可能混入太多骨灰等物導致建築不穩定,最後只有61年就拆除。目前是一座
寺廟的墓地,並且在廟內供奉了原大佛1/10的模型。
看到,查到了一個在1989年拆除,原來為24米高
的大佛。
(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88%A5%E5%BA%9C%E5%A4%A7%E4%BB%8F,
http://chindera.com/beppudaibtu.html )。
這尊大佛的建造及解體其實富有故事性,大佛在1928年3月28日完成,
由當地一位實業家岡本榮三郎所創建,並且是一個混合了可能達數萬人骨灰
及頭髮的混凝土骨佛。當時與昭和2年完工的愛知縣聚樂園大佛(18.8米高)
著稱。大佛下面的蓮花座有3層樓, 第一層有三尊佛、聖德太子及各宗派開祖像,
大廳面積達80榻榻米,第二層有33觀音像, 第三層則有不動明王、藥師如來、
大日如來等像。
但可能混入太多骨灰等物導致建築不穩定,最後只有61年就拆除。目前是一座
寺廟的墓地,並且在廟內供奉了原大佛1/10的模型。
另一個景點是別府地獄,如今依然是旅遊熱門景點。
這次的旅行約20天,行程包含關西的京都,
關東的東京,北至日光,南至九州,由於
當時拍照並不方便,看得出許多地方沒有
記錄,但以有記錄的點來看,即使以今日
的觀點也是相當豐富的行程。
關東的東京,北至日光,南至九州,由於
當時拍照並不方便,看得出許多地方沒有
記錄,但以有記錄的點來看,即使以今日
的觀點也是相當豐富的行程。
Ref:
1.蘇碩斌, 台灣觀光的兩個歷史-戰前和戰後日本的海外旅行, 2012 公益財團法人公益協會
報告書。
報告書。
2.空靈跫音-藍家里港大厝內滄桑三百年
3.昭和12年富士丸神戶基隆御乘船紀念相簿 https://collections.nmth.gov.tw/CollectionContent.aspx?a=132&rno=2002.007.00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